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学院青年教师学生工作能力,9月9日,学院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水利建筑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学生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同心·同行·同育’主题沙龙”活动,学院近5年引进的30余名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学生工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方法。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柏杨应邀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班主任代表王爱芹、党迎生依次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心得。校级优秀班主任王爱芹结合自身在班团建设中的实践谈到,学生工作的核心在于“以真心换真情”,班主任需主动走进学生宿舍、深入课堂、贴近日常生活,这样才能走进学生心里;她提出通过建立“家庭式”沟通模式,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从而及时掌握学生需求。党迎生分享了“精准滴灌”式科学教育管理经验,强调要精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业表现、心理健康等情况,为针对性开展帮扶工作筑牢基础。随后,参加活动的青年教师也结合自身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踊跃发言,交流实践心得。
作为先后荣获过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的前资深学生工作者和现思政专任教师,柏杨针对青年教师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的困惑与挑战,分享了极具针对性的工作思路与建议。她强调,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辅导员,提升学生工作能力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要强化与学生的常态化沟通,主动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诉求;另一方面要坚持与学生“同心、同行、同成长”,定期走访宿舍,切实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精准教育和细致服务筑牢育人根基。
一直以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此次主题沙龙的成功举办,是学院立足年度重点工作的实践性探索,而“三提升一沙龙”系列活动的举办将为学院“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提供有力支撑。活动通过经验分享、交流研讨、沉浸式实践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搭建起思想碰撞与能力提升的交流平台。参与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沙龙为契机,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具体育人行动,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凝聚育人合力、以“同心、同行”姿态持续深化“同育”协同机制,以奋进之姿担当作为,为培育时代新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图文:郭慧
编辑:申一君
一审:张壮壮
二审:娄哲
三审:袁康